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热冲击法(Heat shock method):将预处理的大肠杆菌细胞(如DH5α或TOP10等)与外源DNA(如质粒)混合后,在高温(通常为42°C)下暴露一段时间(通常为30秒至2分钟),然后立即将细胞置于冰上冷却。这个过程破坏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使外源DNA能够进入细胞内。
2. 电穿孔法(Electroporation method):将细菌与外源DNA一起悬浮在缓冲液中,置于电穿孔仪中。通过施加高电压脉冲,使细胞膜发生暂时的孔隙,外源DNA得以进入细胞。该方法通常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和细菌株的特性进行参数优化。
3. 化学法(Chemical method):一些化学试剂,如钙离子(Ca2+)或聚乙二醇(PEG),可改变细胞膜的物理性质,促使外源DN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该方法适用于一些难以转化的细菌株,如PSB1C3、BL21和XL1-Blue等。
4. 冷冻法(Freeze and thaw method):该方法中,感受态细胞与冷冻保护剂(如甘氨水)混合后快速冷冻至-80°C,并迅速解冻,使细胞膜破裂,从而实现外源DNA的转化。
在实际操作中,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验要求、细菌株的特性和实验室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和优化。同时,为提高转化效率,可针对性地优化细胞预处理、DNA浓度和质粒纯度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