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主要涉及大肠杆菌的培养和预处理。以下是感受态细胞制备的基本步骤:
1. 大肠杆菌培养:从冰冻保存的细胞库或者已有的细胞培养物中取出适量的大肠杆菌。将其接种到含有适当营养成分和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或卡那霉素等)的液体培养基中,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2. 生长期控制:大肠杆菌需要在对数生长期才能更高效地接受外源DNA。因此,需要根据目标实验的要求和预设的转化时间选择适当的培养时间。常见的方法是用前一天培养的对数期培养菌接种新的培养液,并在适当条件下继续培养至适当的生长阶段。
3. 洗涤感受态细胞:将培养细胞通过离心等方法收集,并用适当的缓冲液(如冷蒸馏水或50 mM CaCl2)进行洗涤。洗涤的目的是去除培养基中的抗生素和其他成分,以减少对后续转化过程的干扰。
4. 感受态处理:将洗涤后的细胞重悬于合适的转化缓冲液中,例如50 mM CaCl2。转化缓冲液中的阳离子(如Ca2+)有助于细胞膜的稳定和DNA的吸附。对于某些细菌株,还可以加入一些辅助物质(如DMSO或PEG等),以增加转化效率。
5. 转化后处理:将重悬的感受态细胞与外源DNA(如质粒)共处理。共处理的方式有电穿孔、热冲击或化学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破坏细胞膜结构,使外源DNA能够进入细胞内。
6. 恢复和筛选:转化后的细胞需要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恢复,并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筛选。选择性培养基中通常加入相应的抗生素,以筛选带有外源DNA的细胞。然后,可以进行鉴定、培养和后续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大肠杆菌株和实验目的可能需要进行微调和优化。此外,制备感受态细胞时应注意操作的无菌和安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