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是一种用于定量检测和扩增DNA序列的方法。其原理基于PCR技术,结合荧光染料和荧光探针,可以实时监测PCR反应过程中的产物量。
下面是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 荧光标记的探针:在PCR反应中使用荧光标记的探针,通常是TaqMan或SYBR Green探针。这些探针会通过靶向特定DNA序列的互补碱基序列,在PCR反应中与目标序列结合。
2. 初始DNA模板:PCR反应开始时,加入含有目标DNA模板、引物和荧光探针的PCR反应混合物。
3. 引物结合和扩增:PCR反应进行期间,引物与目标DNA序列的特定区域结合,并且DNA聚合酶会在引物的指导下沿着DNA模板扩增目标序列。这样,在每一个PCR循环中,目标DNA序列的数量都会增加。
4. 荧光信号监测:荧光探针在PCR反应过程中与目标序列结合后,会在PCR扩增过程中释放出荧光信号。实时荧光PCR设备会持续监测PCR反应管中的荧光信号,并记录下每个PCR循环中的荧光信号强度。
5. CT值测定:CT值(threshold cycle)是荧光信号强度达到预设阈值的PCR循环次数。CT值在qPCR中被用于衡量目标DNA序列的起始浓度,即CT值越低,起始浓度越高。
6. 构建标准曲线:通过对已知浓度的DNA标准样品进行qPCR,可以绘制出标准曲线,该曲线可用于确定未知样品中目标DNA的浓度。
通过监测PCR反应过程中的荧光信号强度和计算CT值,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定量和比较样品中不同目标DNA序列的起始浓度,并可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等许多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