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克隆如何设计引物
无缝克隆是通过特殊的引物设计和PCR技术实现的,可以用于无缝地连接两个DNA序列,无需使用限制酶切和连接酶。其主要分为两类反应:SOE PCR和PCR融合。下面是具体的引物设计方法:
1. SOE PCR
SOE PCR全称为Splicing by Overlapping Extension PCR,采用两步PCR反应将两个DNA序列连接成一个整体。
第一步PCR反应:
• 用基因1的前向引物和基因2的反向引物PCR扩增两个目标DNA序列。
• 引物的末端设计成重叠部分,重叠区域通常为30-40bp。
• 反应额外的可能还需要在引物的3’端加上一段嘉礼序列,以便在第二步PCR反应中连接到携带相同序列的载体中去。
第二步PCR反应:
• 用一对新的外部引物扩增第一步反应产物。
• 引物的设计通常与外部序列相对应,并包括携带嘉礼序列的部分。
2. PCR融合
PCR融合是另一种无缝连接DNA序列的方法,具有更简单、快速和高效的特点。
• 设计两个外部引物,分别位于基因1和基因2的两端,即左端和右端。
• 引物设计时,除了保证特异性和长度合适之外,还需要将引物末端设计成互补匹配。
• 进行PCR反应,反应产物包括两个目标DNA序列及其互补重叠的部分。
• 可以使用硅胶片或者GB锁定酶进行PCR产物的拯救,以避免产物过于杂乱。
无缝克隆的引物设计需要遵循一些规则,包括引物长度、Tm值、特异性、重叠区域设计等,以确保PCR反应的高效性和特异性。在引物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引物序列的地位和PCR反应的扩增效果,保证无缝连接的成功及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