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杀手”——实验室核酸污染防治方法简述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的核酸气溶胶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干扰核酸实验结果!
目前实验室中,出现核酸气溶胶污染常规处理方法有:酒精擦拭、紫外线照射、高压变性灭菌,开窗通风等,但酒精易燃,含氯消毒液一般有腐蚀性,紫外线照射效果差,因此以上去除核酸污染的效果仍然不佳。
随着新冠疫情的大范围蔓延,核酸诊断成为防范疫情的重要利器,然而大规模的核酸实验给实验室“防污染”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时一种名叫“核酸清除剂”的产品逐渐走进实验人员的视野,并以其安全无毒、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过去核酸祛除剂的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产品的价格也居高不下。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核小体(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发出了相关产品。
核酸清除剂产品
核小体(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核酸清除剂”,安全无毒,不氧化,不腐蚀,可直接接触皮肤;快速有效去除核酸污染。使用范围广泛,操作方法简单:
1)各种台面和仪器表面的清洁:将本产品直接喷于台面和仪器表面,用普通吸水纸擦净,晾干。
2)移液枪的清洁:根据移液枪说明书拆卸移液枪,将易污染核酸的部分浸泡在本产品中5-10分钟,再用蒸馏水彻底浸泡冲洗后,晾干,装回移液枪。
3)玻璃和塑料器皿的清洁:将器皿浸泡在本产品中,5-10分钟后取出,再用蒸馏水彻底浸泡冲洗干净后,晾干备用。
4)核酸气溶胶的清洁:当实验室有轻度的核酸气溶胶污染,可用本产品对实验室进行全面喷洒,待1-2小时后,并配合1:50稀释的84消毒液进行地面及台面的擦拭可有效清除核酸气溶胶污染;当实验室核酸气溶胶污染严重时,建议处理2-3次,处理完成后可检测处理效果。
当然,对核酸污染不仅仅是要去除更要提前预防,应做到:
通风:预防实验室污染
实验室各区的使用管理应做到,所有消耗品使用前均保存在洁净区,单一工作流向。
操作:Ø 加样器加样时,必须使用带滤芯接头Ø,手套、加样器、离心机等污染时,需及时清洁Ø,定期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擦拭样本监测。
清洁:Ø 加样器使用后采用10%次氯酸钠擦拭表面,尤其是与吸头接触部位,同时采用70%酒精擦拭 Ø, 实验结束后,要用核酸清除剂清除实验室台面、地面以及对应的试剂管架等的污染核酸。实验结束后,紫外线照射2小时(注意喷洒核酸清除剂,保持潮湿的状态能够提高紫外线杀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