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拭子核酸检测,测还是不测?
3月2日一则“日方要求中国不要对日本肛拭子测试”的新闻登上热搜。一时间,肛拭子检测成了热门话题。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月1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该国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在当日的记者会上表示, “一些日本人向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报告说,他们接受了肛拭子检测。这造成了很大的精神痛苦。”加藤胜信称,日本政府已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向中方提出要求,希望中方不对日本赴华入境人员采取肛拭子的检测方式。
对于加藤胜信的说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日回应称,中方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动态调整相关防疫措施。
对于不断引发的热议,不少人心存疑惑:什么是肛拭子检测?为什么要做肛拭子采样?肛拭子核酸检测,到底测还是不测?
1.什么是肛拭子检测?
肛拭子检测是检查经肠道寄生、排泄的病原菌的一种方法,常用于肠道疾病、肛门寄生虫病等的辅助检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因部分新冠肺炎患者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而被用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检测筛查工作。
2.为什么要做肛拭子采样核酸检测?
新冠病毒,是一种之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毒株,研究发现,它可导致感染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脏器的损伤,部分感染患者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在感染者的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需要注意其对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而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了解该病毒在人体内的寄生过程。
北京市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说,对于一些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感染者来说,由于感染后病情恢复得很快,可能3至5天咽部核酸就检测不到了;而有研究发现一部分感染者粪便或肛拭子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比上呼吸道持续时间更长,增加肛拭子采样可提高检出率、漏诊率,有助于避免病毒的二次传播。
3.肛拭子采样核酸检测主要针对哪些人?
由于肛拭子采样不够便捷,而口咽拭子、鼻咽拭子采样更快捷简便,也更适合大规模人群筛查,目前,各地主要采用口咽拭子、鼻咽拭子采样的方法进行核酸检测,肛拭子采样检测暂时主要用于集中隔离点的观察人群、医院发热门诊中高度怀疑的人群、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检测,在采集口咽拭子、鼻咽拭子的同时采集肛拭子进行核酸检测,以提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
肛拭子这一检测方式首次被公众知晓是源于北京市于今年1月20日召开的一场疫情防控发布会,当时北京大兴区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9岁男童,随后有关机构对病例所在学校全体学生、教职工等进行了鼻咽拭子、口咽拭子、 肛拭子及血清检测。
国家卫健委官方公众号健康中国此前曾发文介绍称,肛拭子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检出率,甚至肛拭子检测阳性时间可以先于鼻咽拭子检测,而且有少部分病例在病程后期临床症状改善,鼻咽拭子检测核酸转阴后,肛拭子检测仍持续呈阳性的情况。因此增加肛拭子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有效降低假阴性的概率,减少漏诊情况。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卢洪洲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肛拭子的粪便检测比通过上呼吸道样本检测更敏感、更准确,在入境人员的隔离期内进行肛拭子检测,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阳性感染者,防止输入型病例引发本地感染。卢洪洲还补充称,在实际操作中,鼻拭子和咽拭子的采样可能引发不适的反应,并因此采到不合格的样本,出现假阴性结果。他也提到,肛拭子也可以通过粪便取样的方式来替代,以减轻被检人员的采样不适。
据《环球时报》记者从多个方面获得的信息,目前肛拭子这一检测方式已被北京、上海等地用于入境人员,以提高新冠病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上海已经在对入境人员进行肛拭子检测,但并非针对所有入境人员,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综合判断是否要做,其中包括其状况、同航班人员核酸检测情况以及是否来自或者途经疫情严重的国家。
如此看来,肛拭子核酸检测,测与不测,还是要根据当事人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本文参考《环球时报》、百度有关文章编写)